數字經濟是現代經濟增長的“生力軍”、轉型升級的“動力源”、優化治理的“催化劑”。近年來,江蘇徐州積極落實打造智慧交通、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決策部署,以“數據鏈”為主線加快構建數字化采集體系和智能化應用體系,以先進信息技術賦能交通運輸發展,為打造“區域數字經濟發展高地”提供有力交通支撐。
新基建賦能
交通運輸更智慧
走進徐州市公路路網管理與應急指揮中心,只見大屏幕上實時直播路網信息,全市各條國省干道路況清晰可見——這里就是處理路網信息的“數字大腦”。
“智慧路網云控平臺著力打造全路網、全天候、全要素,集監測、調度、管控、處置、服務于一體的云服務?!毙熘菔泄凡块T負責人介紹,由徐州承擔的“交通強國”江蘇示范樣板工程——智慧路網云控平臺的開發工作,充分利用數據融合、科技創新,率先實現“一張網”下的路網管理新模式,探索多方聯動新路徑,提升路網管理與服務水平。目前,平臺一期已基本建設完成,徐州公路部門在全市進行推廣應用。
據介紹,智慧路網云控平臺建設是交通運輸數字新基建項目之一,旨在打造集數據存儲、處理、服務為一體的統一數據平臺,實現公路“一張網”智能監測、“一張網”協同指揮調度和“一張網”公共智慧服務的業務應用,在統一平臺的基礎上為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路橋公司等企業單位和交警等相關協同單位提供統一交互門戶。
數字新基建不僅服務交通主管部門,更方便了廣大群眾。市路網管理與應急指揮中心在全國首家全面推行視頻云服務,出行群眾通過“徐州路網”微信公眾號不僅可以實時查看徐州國省干線的監控視頻,還能看到全省以及高速監控視頻,視頻路數已達到近6000路,實現了足不出戶即可秒觀全省路況。
數字賦能,交通運輸轉型正在實現“新”跨越。近年來,市交通運輸部門積極探索產學研深度融合新路徑,引導大專院校、科研機構、企業發揮創新主體作用,協同推進數字交通。致力于平臺整合、匯聚共享,做大“產業鏈”,繼“一庫三平臺”后,建成交通綜合運輸監管、公眾出行信息服務、數據綜合治理、經營管控分析等信息平臺,通過共享交換服務,使數據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數字化提效
服務百姓更貼心
隨著信息化技術快速發展,數字科技在交通運輸行業得到了深度創新應用,也催生著一場數字經濟變革。
搭建公交大數據平臺,用標準打通“數據+支付”,為市民公共出行提供多樣、便捷的支付選擇;
圍繞運營管理數字化、生產作業智能化、港口運行低碳化建設“智慧港口”,打造內河港口數字化轉型示范樣板……
瞄準公共出行和交通物流中的痛點難點,徐州優先關注公交、港口、地鐵、城市停車等關注度高、影響面廣的領域,切實以數字化轉型提升效率能級,目前已初步建成具有交通特色的“交控大腦”,接入業務數據1494種,業務系統17個,數據總量近20億條。
1秒自助購票,1秒掃碼過閘……徐州地鐵以線路全自動運行為出發點,搭建地鐵“城軌云”平臺,強化業務場景數據建模,不斷優化系統功能與數字化運作模式,打造整體協同、高效運行的“數字地鐵”。徐州地鐵APP集成了乘車出行、科普中心等功能服務,較好地滿足了市民的智慧出行需求。
“我們堅持以數字技術優化公共服務資源供給,提升交通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助推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強。”市交通運輸部門相關負責人以解決“停車難”為例表示,徐州整合市區停車泊位資源,建設城市級的靜態交通公眾服務平臺,構建了一個信息共享、智能引導、停車便捷、運營科學、監管到位的城市靜態交通公眾服務體系,以數字化手段助力破解城市停車難題,讓老百姓享受更加便利的停車服務。
智慧化應用
治理能力再提升
6月8日,徐州交通執法支隊利用5G布控球對非法營運網約車實施查處,半天查獲非法營運網約車5輛?!?G布控球具有攜帶方便、布控簡單、使用靈活等特點,具有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苯煌▓谭ㄖш犡撠熑吮硎荆撝ш犎ν七M智慧執法建設,探索使用更多新型執法設備,為一線執法人員提供更堅強的后盾支撐。
這是徐州市交通運輸部門大力推進“智慧治理”建設的一個縮影。如今,依托形成扁平化指揮模式的綜合監管指揮平臺,市交通運輸部門立足于“日常監管、應急處置、數據分析、信息發布”四大目標,打通“信息孤島”,集成GIS地理信息系統,匯集了公路路網調度、水上安全監管、“兩客一?!北O管、城市公交監管、出租車集中調度(軌道交通監管)等交通全方位信息資源,建立了與高速、軌道交通、公安卡口、公用自行車等相關數據的對接,形成交通運輸信息資源的整合共享、應用和公眾發布。
“云”在天空算、“網”在中間聯,交通運輸綜合治理能力顯著提升。徐州市交通運輸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徐州將積極開展智慧交通試點示范建設,充分發揮數字新基建保增長、轉動能、調結構、育優勢的關鍵作用,數字新基建與傳統基建一體推動、雙擎驅動、全方位提升基礎設施整體質量效益水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與此同時,積極探索結合城市高架快速路、國省干線、港口、航道等重點工程,在徐州開展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航道等建設試點工作,在機電、監控等工程的基礎上結合徐州特點和實際需求拓展延伸智能裝備應用,推動徐州智慧交通建設邁向更高層次。
編輯:張昊 霍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