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萬無一失,不可一失萬無。海港疫情防控要下繡花功夫,不漏一船、不落一人。”這是青島西海岸新區交通運輸局副處級干部、區海港管控部負責人宋鐵軍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海港疫情防控這個崗位上,部隊出身的宋鐵軍和他的同事們,自2020年以來,已經堅守了600多個日日夜夜。正如他名字中鐵軍兩個字一樣,憑借在部隊鍛造的鐵一般的意志、鐵一般的紀律、鐵一般的作風,牢牢守住了疫情防控的海上大門,織密織牢了新區282公里海岸線的海上防疫屏障。
港口碼頭是疫情防控工作中外防輸入的重要防線,一直以來,新區在口岸聯防聯控工作專班的基礎上,成立了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專班——海港管控部,組建了前灣港區工作站、董家口港區工作站和沿海鎮街14處海岸防控工作站,形成一部兩站、多點一線的聯防聯控工作架構。2020年至今,實現了海上疫情零輸入的工作目標,為新區人民筑起了一道保衛健康、護佑生命的堅強防線。
宋鐵軍是區交通運輸局的一名副處級干部,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國,疫情防控刻不容緩。就在這一年,宋鐵軍從部隊轉業到區交通運輸局,第一時間就被選派至海港管控部負責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面對船舶、船員高度流動,尤其是外籍船舶停靠、船員換班等帶來的風險挑戰,宋鐵軍感覺到自身的壓力。他帶領大家全過程監管船員換班,從船員下船到隔離酒店的閉環管理一刻也不放松。經核酸檢測為陽性船員的救治,及時開辟綠色通道,從船員下船到定點救治醫院,實施全過程閉環管理。
人如其名,在日常工作中部隊出身的宋鐵軍始終發揮鐵軍精神,帶領同事們嚴防嚴守,積極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兩年多的時間,累計安排1434艘次、10142名中國籍船員換班,查處偽造核酸檢測證明申請登輪作業案件2起,處置申請緊急救助船員188人,處置染疫船舶62艘、陽性船員88人。所有這些成果,凝聚著宋鐵軍和他的團隊對工作的孜孜以求、對疫情的錙銖必較精神。
從事疫情防控工作兩年來,宋鐵軍始終感覺如履薄冰、如坐針氈。他的手機24小時待機,工作時間除了5+2就是白加黑,牢牢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們創造了“三線”工作法即工作始終在線,紀律守住底線,疫情筑牢防線。防控中傷病船員的救助因為比較緊急,他經常深夜還與海關、海事、邊檢、衛健、疾控等相關部門的同事研判會商,處置完成后第二天還要按時上班。
水路口岸是新區重要的“入城口”,在宋鐵軍的工作日記上,我們見到了這樣一段話。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有絲毫懈怠,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既然局黨組把自己放到了這個位置上,自已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定信心,精準施策,和同志們一道打贏疫情防控這場阻擊戰。
開展培訓演練,熟悉防控知識,掌握防控本領,不打無把握之仗,是宋鐵軍工作中的一條成熟經驗。對船舶代理等一線重點工作人群,他帶領大家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對疫情發展態勢、文件政策要求、個人防護措施、相關工作流程等內容進行解讀,并進行綜合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開展業務重要條件。科學制定全年演練工作計劃,制定演練方案,采取桌面推演、模擬演練、實戰演練等多種方式,對各項工作流程的完善性、時效性、可操作性、精準性進行綜合檢驗,及時發現問題堵塞漏洞。
閉環管理是疫情防控中一個法寶。按照全鏈條、全封閉閉環管理要求,在船員管控中,宋鐵軍嚴格落實“四固定、兩集中”管控措施,即作業人員、作業場地、生產設備、休息區域“四固定”,相關工作區域、相關作業人員居住”兩集中,從而以最嚴肅的態度、最嚴格的標準、最嚴密的措施,構筑起更為堅固的抗疫防線。
“從事疫情防控工作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必須做到萬無一失,否則就是一失萬無。疫情防控是一份社會責任,更重要的是一份政治責任。我們守住了海港防線,就能給全區乃至全市人民一份心安。”在海港管控部的大小會議上,同事們經常聽宋鐵軍這樣說。
帶著這份責任和擔當,宋鐵軍帶領同事們認真研究上級文件要求,按照一船一策、一船一議的工作方針,嚴格落實重點人群應接近接、應檢盡檢。針對不同作業內容,分類制定相應措施,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落實非接觸無紙化辦公,實現了材料線上審核,登輪人員作業期間全程遠端監管,最大程度的降低了人員接觸感染風險。
零感染、零輸入、零差錯。疫情發生以來,全區海上管控取得了階段性的戰果。但在宋鐵軍看來疫情還未結束,防控仍需努力。他也經常告誡同志們,我們要始終要以一種“我在一分鐘、履職六十秒”的高度負責的精神,堅決守住新區海上大門,全面扎緊港口閉環,扎牢海上防線,全力以赴守衛好國門、守護好城市。
編輯: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