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7日南昌市召開文明交通治理新聞發布會以來,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在全市范圍內嚴查機動車亂停放、不禮讓行人、車窗拋物,電動車等非機動車闖紅燈、逆行、不按規定車道行駛、駕乘人員不戴頭盔,以及行人闖紅燈、不走人行道、翻越隔離護欄等十大不文明交通行為,截至6月底,共查處十大不文明交通行為9.3萬起。對于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未佩戴安全頭盔的行為,南昌交警除了采取教育、勸導的方式,還推出了“便民頭盔”這一暖心舉措。
▲一名電動車駕駛員開心地戴上“便民頭盔”準備離開。
▲戴著自己的頭盔前來歸還“便民頭盔”。
借用“便民頭盔”不需要押金和租金
7月3日,南昌首個“便民頭盔”愛心驛站現身西湖區站前路與天佑路交叉口,未佩戴頭盔的駕乘人員可免費借戴頭盔。昨日下午,記者在該交叉口看到,“便民頭盔”愛心驛站設在站前路的交通治理站一旁,驛站放置了10頂“便民頭盔”。
“在交通治理站內參加交通安全學習并登記個人信息后,市民即可在愛心驛站借用一頂‘便民頭盔’。”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西湖大隊五中隊警長李文表示,借用“便民頭盔”不需要押金和租金,市民借用后,只需在48小時內佩戴自己的頭盔前往歸還“便民頭盔”即可。
旨在逐步提高安全頭盔配備率李文告訴記者,交警在路面執勤中發現,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戴頭盔的原因五花八門,有的人忘記戴,有的人覺得戴頭盔不舒服或不便攜帶,有的甚至沒有頭盔。為了讓市民安全出行并養成佩戴頭盔的好習慣,交警部門想到了設置“便民頭盔”供市民體驗、借用。
“市民現場體驗佩戴‘便民頭盔’后可以發現,佩戴頭盔其實很方便。”李文說道,“便民頭盔”不僅方便忘記佩戴頭盔的人借用,以保障騎乘人員的出行安全,還能通過交通安全學習和體驗佩戴頭盔,切實加強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識,逐步提高非機動車主安全頭盔配備率、佩戴率。
據悉,首個“便民頭盔”愛心驛站設立的當天,已有兩名市民借用“便民頭盔”,并在當日佩戴自己的頭盔前來愛心驛站歸還“便民頭盔”。下一步,交警部門將在更多路段或社區設置“便民頭盔”愛心驛站。向兩次未戴頭盔者寄送勸導信
7月2日,南昌市文明辦、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首次向騎乘電動自行車未佩戴頭盔的不文明交通行為人寄送勸導信、向不文明交通行為人所在單位寄送文明交通提示函,這些不文明交通行為人在6月17日至30日均有兩次騎乘電動自行車未佩戴頭盔的違規行為。
據了解,此次寄送的提示函共300封,勸導信(含電子勸導信、短信)共3794封(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