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集中展示了交通運輸行業最新產品、服務、技術等
5月24日上午,“2023河南省交通運輸創新大會暨科技活動周”在鄭州拉開帷幕,活動由河南省交通運輸廳主辦。
交通運輸部有關部門領導、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各地市交通運輸部門負責人、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國內交通運輸領域龍頭企業高管,共聚一堂,大家集眾智、匯合力,從科技創新驅動交通運輸轉型發展出發,圍繞打造樞紐經濟先行區和交通強國示范區建設,著眼新理念、新技術、新應用,聚焦交通運輸數字化、綠色低碳轉型,為河南省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活動舉辦期間,河南省交通運輸廳與省通信管理局及通信運營企業、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東南大學、鄭州大學、華為、百度、阿里云等多家單位(企業)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攜手各方力量,推動科技深度賦能綜合交通運輸發展。
加快構建輻射全球的物流通道網絡
再造區位發展新優勢
“我們深刻認識到,交通運輸的高質量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科技創新核心地位,推動科技深度賦能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協同推進機制創新、政策創新、技術創新,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培育發展內生動力,提升服務品質,提高行業治理能力。”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唐彥民在主持開幕式時說。
交通運輸部科技司二級巡視員付光瓊在致辭中稱,希望河南省交通運輸系統進一步提高站位,強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積極推動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不斷完善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加快構建輻射全球的物流通道網絡,再造區位發展新優勢。推動數據賦能,深化河南在智慧交通、交通大數據等領域取得的經驗,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作用,加快推動交通運輸數字化轉型,實現“四網融合”。
河南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潘剛在致辭中指出,2022年全省科技創新工作成果豐碩、成績斐然,全年新建7家省實驗室,全國重點實驗室首批8家重組入列,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突破1萬家、2.2萬家;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千億元大關;全年財政科技支出達411.09億元,同比增長24.9%;河南省綜合科技創新水平較上年度提升2個位次,全省科技創新事業取得全面發展。
從五個方面重點發力
全面提升科技創新對交通運輸發展的支撐引領水平
河南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高建立強調,全省交通運輸系統要錨定“兩個確保”,服務實施“十大戰略”,從五個方面重點發力,全面提升科技創新對交通運輸發展的支撐引領水平。一是強化關鍵技術研究和成果推廣。積極推行重大課題“揭榜掛帥”,構建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到2025年,突破關鍵共性技術10項以上,產出應用推廣科技成果15項以上。二是構建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體系。持續提升綜合樞紐能級,打造現代物流體系,積極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培育多方式、全流程的綜合性物流服務提供商。三是培育一流創新生態和平臺體系。實施創新平臺提升工程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培育工程,到2025年,新增省部級科技創新平臺3個以上,廳級科技創新平臺10個以上,培育行業科技創新人才10人以上、科技創新團隊10個以上。四是打造數字交通網絡和治理體系。組織開展省級數字交通試點工程建設,加強數字技術賦能行業治理,整合行業系統資源,構建交通運輸“數據大腦”。五是構建低碳發展體系和綠色交通。推動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加快推動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創新綠色貨運模式。
在活動周啟動儀式上,成立了河南省交通運輸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服務中心,發布了一批交通運輸科技成果,為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同時,在科技周期間,將舉辦院士專家講座、技術交流、科技成果推介、科普講解大賽和科技成果展覽等多場活動,為行業內外提供了一次加強交流、深化合作的機會。
深化“科交協同”
河南交通運輸行業科技水平大幅提升
會上,高建立回顧了近年來全省交通運輸行業推動科技創新取得的成果。
首先,堅持規劃引領,行業制度體系持續完善。高質量編制河南省交通運輸科技創新、數字交通、綠色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制定出臺河南省推進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方案、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制定發布公路隧道智能監控量測技術規程、內河閘控航道通航技術要求等9項地方標準和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技術指南。扎實開展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交通強國試點建設,高質量搭建行業管理平臺,完善三級監管體系,數字治理能力不斷增強。建立重點項目常態化智慧監管體系,著力實現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科技創新“五同步”。
其次,提升創新能力,高質量發展動能更加強勁。“十三五”以來,全省交通運輸行業累計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75項,其中結構層壽命逐層遞增的耐久性瀝青路面設計方法獲特等獎,裝配式波形鋼腹板組合梁橋技術等10項科研成果獲一等獎。全省共建成4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37個部省行業研發中心(實驗室)。京港澳高速駐馬店至信陽段成為國內首個智能管控類科技示范工程,三淅高速盧氏至寺灣段獲評交通運輸部綠色循環低碳公路稱號,周口至南陽高速“平原微丘區綠色公路科技示范工程”節約耕地3000余畝、標準煤3300余噸。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入選“河南省高職雙高工程”建設單位,河南交通技師學院當選新能源與交通運輸技工教育培訓委員會主任單位。
最后,深化“科交協同”,行業科技水平大幅提升。在裝備制造領域,宇通集團新能源客車產銷規模全球領先,氫能源燃料電池客車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開通全球首條開放道路5G無人駕駛公交線路;中鐵裝備集團研制世界首臺馬蹄形盾構機,獲得國際隧道領域最高獎項。在建設養護領域,萬里交科集團研制出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振動攪拌技術,廣泛應用到雄安新區京德高速等重大工程,遠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遠路業集團自主研制全自動瀝青灑布車等多樣化養護設備,受到市場廣泛認可。在工程設計領域,設研院建設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產業轉化創新基地(原陽)”,實現橋梁裝配式結構智能建造產業化。
編輯: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