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年重慶中心城區再建424公里山城步道

2023-06-14 16:45:00 來源:光明網

山城步道將打造“2.0版本”

  未來三年中心城區再建424公里山城步道

  近日市住房城鄉建委印發,《重慶市中心城區山城步道建設實施方案(2023—2025年)》。《實施方案》提出,重慶爭取用三年時間,打造山城步道“2.0版本”。

  中心城區將計劃建設78項、共424公里山城步道,涉及街巷步道30項、129公里,濱江步道28項、160公里,山林步道20項、135公里,預計山城步道總里程將突破1000公里。其中,2023年,計劃建設54項、294公里;2024年,計劃新開工14項、72公里;2025年,計劃新開工10項、58公里。

  推進山城步道全域成網

  推動山城步道融合貫通。推動山城步道“廣義化”,將特色山城步道與其他步行系統逐步統一為“山城步道”。持續以“兩江四岸”濱江步道為主干,加快縱深聯系城市腹地線路建設,合理利用道路人行道改造提升為山城步道,有序推動步道連線成片。

  建設更具煙火氣息的街巷步道。進一步串聯沿線老舊居住區、老街區,串聯、保護、修繕、利用沿線文化建筑及遺址,深挖九宮廟、上浩、磁器口等步道沿線地名、傳說、典故等歷史內涵。

  建設更享親水游憩的濱江步道。增加濱水步道與自然岸線、濕地公園的有機銜接,增強與兩江游碼頭等銜接,充分利用濱江廣場、公園綠地等公共空間,打造特色鮮明、宜游宜賞的濱江步道。

  建設更富登高野趣的山林步道。依托中梁山、銅鑼山、縉云山等山脈,避讓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及緩沖區,構建主線貫通、環線支撐、支線可達的多層次步道體系。

  全力營造便民高效出行環境

  滿足必要的通勤需求。將“方便出行”作為山城步道未來三年建設的重要任務,持續提升山城步道網絡覆蓋能力。利用山城步道實現上班、上學、購物、換乘等通勤需求。

  強化與交通樞紐銜接。加強與軌道站、公交站以及客運樞紐的便捷聯系,打造“山城步道+公共交通”綠色出行體系。

  完善友好智慧設施配套

  建設全齡友好設施。拓展青年活動空間,健全無障礙設施體系,減緩步道坡度,控制階梯高度,采用防滑鋪裝,打造有溫度、有親和力的“全齡友好型步道”。

  保障基礎設施配套,滿足市民、游客對飲水點、公共廁所、遮陰避雨、休息座椅等設施的基礎需求,有條件區域因地制宜設置自行車道、公共WiFi、母嬰室、文化屋、親子樂園、城市家具等。

  做靚家喻戶曉特色品牌

  塑造文化傳承新場景。充分利用山水人文資源優勢,與山、江、城及軌道、橋梁、纜車、坡坎崖、吊腳樓等重慶特色元素相融合,推陳出新、持續打造山城步道文化產品。

  樹立品牌推廣新形象。打造山城步道文旅IP,深化“市場需求+精準營銷”方式,統一品牌運營、推出精品游線。

  創新營運管理新模式。鼓勵山城步道為核心的產業融合,推動山城步道“商業場景設計”,推動山城步道成為拉動體驗式消費增長的新引擎。

原標題:《未來三年四川重慶中心城區再建424公里山城步道

編輯:張昊 實習生蔡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