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五環至六環段順利貫通,至此,京雄高速公路全線正式實現通車運營,由北京西南五環駕車至雄安新區實現1小時內通達。
京雄高速作為我國的示范性“智慧公路”,它在智能建設方面體現在哪呢?
總臺央視記者 唐穎:我現在是在京雄高速北京段的調度中心,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全長27公里京雄高速北京段各個重要路段的實時畫面。
作為我國示范性的“智慧公路”,京雄高速北京段聰明在哪?在實時的畫面上可以看到,在高速公路路面兩側都有白色路燈樣式的設備,它們不僅僅是路燈,還是智能感知設備。得益于27公里全線的1000余套智能感知設備和全覆蓋的5G專網,工作人員可以進行感知、計算、通信、信息發布等多種技術的融合,并在數字孿生可視化平臺上實現“人—車—路—云” 的信息交互。
在可視化平臺上我們可以看到此刻京雄高速的車流量、平均車速、橋梁振動監測等信息,都會及時反饋到后臺數據。通過這些信息,工作人員在后臺可以更清晰更全面地進行安全的監管,及時應對、處置各種事件。
除此之外,京雄高速北京段全線的智能裝備設備上還有氣象數據采集,在重點路段覆蓋行車安全誘導系統,系統可以與安裝在路側的能見度檢測器、氣象設備聯動。
在霧天、強降雨、雨雪天氣等低能見度下會自動啟動不同工作模式,比如之前一段時間,北京迎來低溫雨雪天氣,一旦出現道路濕滑,有雨、霧、冰、雪等多種情況,平臺就會發布氣象災害的監測與預警。工作人員在后臺會及時發布實時的交通狀態。這些精準的交通信息服務不僅會以秒級的速度顯示在全線的電子信息指示牌上,還會及時通過導航App、交通廣播等多渠道發布相關信息,從而提醒、引導車輛安全行駛,有效地防止追尾事故。
除了天氣,京雄高速北京段如果高速上有行人闖入、異常停車、拋撒物等情況發生,工作人員將及時采取前方交通事件預警,降低行車風險。這樣一套智能系統預計可以降低事故率80%以上。
在這個調度中心,我們可以感受到通過孿生系統、車路協同系統這些智慧系統實時業務處理能力,各種信息可以快速地流轉,從而使管理者、行駛者能有效應對高速瞬間變化的路況,提高路網運行的效率。
編輯: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