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費縣男子孟某自稱發現一名老人摔倒在雪地上,“熱心”幫忙撥打救護車并送到醫院,還主動為傷者墊付醫藥費。但是,經調查,這名“熱心”男子真實面具被揭穿,竟然就是駕車撞傷老人的肇事者。
2月5日14時許,臨沂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費縣大隊接到孫女士報警,稱她母親昨晚步行回家途中倒地受傷被人送到縣醫院,現在重癥監護室里,請求出警調查。
出事地點位于東蒙鎮某村內一條南北街道的一個巷口,因2月4日剛下過一場雪,路面上積雪成冰。費縣交警大隊上冶中隊的辦案民警在現場勘查時,發現雪地上面留有兩條黑色剎車痕跡,在道路右側一個石墩上,明顯有碰撞過的痕跡。
孫女士在現場對民警講述了事情經過。昨晚大約22時許,娘家的鄰居孫某給她打來電話,說“你媽摔倒了,已被孟某叫救護車送到了縣醫院。”
孫女士趕到醫院后,問起孟某有關老人受傷的情況。孟某說當時他自己駕駛電動四輪車去發小孫某家玩,快要到那個巷口時,突然發現有個人倒在地上,他就急忙剎車,結果因路面積雪打滑,他的電動四輪車發生甩尾,車右前方撞倒路邊石墩上停下來。他下車后發現倒在地上的老人王某,不但認識,論起來還有親戚,孟某應稱老人為伯母。孟某說看到老人躺地上嘔吐,喊她卻沒有反應,就急忙撥打120叫救護車。他同時打電話喊孫某到現場,等救護車來到后,他又主動和孫某陪同到縣醫院,并墊付了1400元醫藥費。孫女士當時很受感動,用微信給孟某轉賬歸還了他墊付的醫藥費。
民警通過調取事發地點附近的監控,發現在事發當晚21時27分13秒,王某步行進入南北大街向北行走,十幾秒后消失在監控盲區。同時,在此處另一方向的監控中,看到一輛由北向南行駛的電動四輪車,在21時27分18秒時發生側滑,后邊留下兩道剎車痕跡,隨后電動四輪車也消失在監控盲區。民警發現,老人和電動四輪車從監控中消失的位置正是事發地點,事發時也只有這一輛電動四輪車經過。
民警連夜趕到醫院查看受傷老人傷情,發現王某頭部、腰部多處受傷,判定絕非老人自己摔倒所致,而明顯是受到車輛撞擊后造成的。那輛電動四輪車具有重大肇事嫌疑。
孟某和受傷老人兩家就住在同一條街上,相距一兩百米。辦案民警趕到孟某家中,了解當晚情況,孟某將醫院中跟孫女士所講過的那番話又講述了一遍。
民警告知孟某到交警隊去一趟,配合案件調查。
面對民警詢問,孟某一再聲稱老人不是自己撞的,并堅稱他是出于“好心”救人。“如果當時不是發現認識老人,又是親戚關系,還真的不敢上前去扶,免得被人家訛上。”孟某信誓旦旦地對民警說。
細心的民警在孟某電動四輪車右側前部以及左側后部,均發現有明顯的凹陷痕跡。孟某承認車輛右側前部的凹陷是當晚側滑甩尾后撞到路右邊石墩子上造成的,而對車輛左側后部的凹陷痕跡是怎么造成的表示不清楚。
但是民警經過檢查比對,王某頭部和腰部的受傷位置與孟某電動四輪車左側后部的兩處凹陷痕跡相吻合。后經司法機構鑒定,孟某事發時駕駛的電動四輪車左側后部碰撞凹陷痕跡符合與行人王某接觸形成。
在證據面前,懾于法律威嚴,最終孟某如實承認了事發當晚駕駛電動四輪車撞倒王某的事實。
原來2月4日晚,事發前孟某在家里喝完兩瓶啤酒,本村發小孫某打電話喊他去打牌。當孟某駕駛電動四輪車沿出事路段由北向南行至事發地點時,看到對面有個行人往北走,當時距離只有6、7米遠了,孟某就踩剎車,由于車輛失控結果左側甩尾將對方碰倒了。
孟某交代,他從事肉食制品經銷,因擔心酒后駕車出事故報警,會丟掉工作,也為了躲避法律懲處,就謊稱是“好心”救人,而心存僥幸故意隱瞞了肇事事實。
孟某可謂機關算盡一場空。因肇事逃逸,孟某負該起事故全部責任。
3月25日,王某的兒子專程趕到費縣交警大隊,為辦案民警送錦旗表示感謝。
編輯: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