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珠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與市氣象局簽署了共建“智慧交通+氣象”合作方案,未來3年將在氣象交通方面展開戰略合作,推動“智慧氣象”與“智慧交通”對接融合,成為珠海“智慧城市”的一部分。
未來,珠海市的道路積水、擁堵等情況都可能實現提前預判,交通治理水平將再上新臺階,市民出行將有更好的體驗。
? 道路監控監測氣象
珠海公安交警部門與氣象部門的合作首要一點是實現數據共享。警方的部分交通監測數據可以共享給氣象局,今后在市氣象局的網站上也會有相關交通出行資訊。同時,氣象預報的數據也可共享給交警,交警部門可根據氣象數據提前制訂應對方案,也可在交警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發布,拓寬氣象資訊發布渠道。
此外,目前珠海的氣象監測點只有100余個,雖然覆蓋全珠海范圍,但精度不足以滿足人們的需求。接下來,交警部門與氣象部門還將共同推進交通氣象專業監測站網建設。
目前,珠海全市分布著大量道路監控探頭,如果這些監控探頭能通過技術改造實現氣象監測功能,那就能大幅提升氣象監測的精度和效率。
珠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黨委委員、總工程師李群向記者介紹:“把視頻監控改造成功能齊備的氣象監測點的確很難,但讓視頻監控具備某些氣象監測功能還是可行的。現在,遇到暴雨天氣對積水路段實施臨時交通管制,需要人工通過道路監控來排查全市道路,看到水淹至過路車輛輪胎的位置,再通知路面警力臨時管制。如果能讓道路監控識別水深,自動報警到交警后臺,縮短排查發現的時間,就能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道路監控探頭對氣象數據的監測應用還可在很多場景實現,比如測風速。據介紹,以往臺風登陸期間,珠海大橋會封閉,等風速小了要解封時,為穩妥起見,會先開一輛警車到橋上試行,確認是否達到解封條件。如果以后橋上的監控可以識別橋面的風向和風速,并通過測算確認是否達到解封條件,就無需警車上橋試行,這將大大提高警務效率和道路通行效率。
? 預報交通出行信息
道路監控測算降雨量、風速,只是實現氣象數據的搜集。除此之外,珠海公安交警部門更希望將這些數據轉化為交通管理數據。“如果我已經知道了降雨量,那么能不能推算出降雨量對交通的影響有多大?降雨量每增加一點,道路的擁堵風險會增加多少?實現這一功能后,氣象數據就會真正轉化為交通管理的生產力,其價值也就大幅提升。”珠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科技設施科科長韋文說。
要實現這一步,需要先建模。只有建立數據模型,一個個簡單的數據才能變成復雜的實際參考信息。所以,珠海公安交警部門和氣象部門合作協議的第四項是聯合省、市部門技術力量和大數據研發社會力量,逐步建立交通氣象應用模型,開發關鍵技術研究。
“既然天氣可以預報,而天氣數據又可以轉化成交通數據,那么交通自然也可以預報。”韋文興奮地說,“交警部門可以根據天氣預報推算出未來一段時間內,珠海各路段因天氣原因帶來的擁堵風險、事故風險,以及臺風登陸時交通管制概率。當這些數據出現在交警支隊指揮中心的大屏上時,決策部門就可大致推算出未來幾天路面警力的勤務安排。當這些數據呈現在市民手機上時,他們就能更高效準確地規劃自己的出行。”
所以,交警部門和氣象部門的合作協議最后一項是在共享氣象和交通數據的基礎上,結合地圖導航平臺等行業資源,推動“智慧氣象”與“智慧交通”對接融合,成為公安珠海“智慧城市”的一部分。
據悉,近年來,珠海公安交警部門和珠海市三防指揮部已建立良好的合作機制,對氣象、道路信息資源共享及時發布天氣及路況預警信息,引導市民和駕駛員安全出行。特別是交警、氣象和市水務部門深度合作,對可能
發生暴雨、積水的區域及時預判,提前宣傳疏導。在發生道路積水后,水務、交警部門及時安排人員進行應急處置,將暴雨對道路交通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