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治超手段,順德有大數據章法。記者近日從順德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獲悉,“智慧順德”項目的一體化治超系統自去年7月正式投入運行以來,順德區已投入使用的治超點的超限車輛下降比例超過了90%,成功攔截并處理了幾十起“百噸王”超載貨車,有效降低了路橋損害風險,提升了市民出行的幸福感和安全感。“黑科技”為順德治超加載了“透視眼”和“無形手”。 智慧系統執法: 全區路橋減負效果明顯 超限超載車輛是公路運輸的“第一殺手”,其不僅嚴重破壞公路基礎設施,縮短公路橋梁的使用壽命,造成公路通行能力下降,而且超限超載的車輛無法以正常速度行駛,長時間占用車道,嚴重的還會引起交通事故。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樞紐,順德利用大數據賦能,借助科技手段維護交通路網的平安暢通。 平常的工作日,記者來到順德區綜合指揮中心看到,區交通運輸部門的坐席員電腦屏幕上正在不停地閃爍著全區交通運行態勢的各種數據,各治超點所經過的不同類型車輛的車牌、車型、軸數、總重、超限數據及圖像信息盡數顯示。通過系統的全自動運作,預警信息等自動上報至市平臺及交警現場執法系統平臺上,解決了人工難以達到的全天24小時監測瓶頸,有效彌補了現場監測的短板。現場執勤民警可以根據事件找人,快速安排攔截和交通引導。 一年多前,這套“一體化治超系統”投入使用后,交通運輸部門工作人員不再需要現場“跑腿”,系統第一時間就能自動“發現”超限超載車輛,有效解決了以往治超中人力治超精力有限、長效管控難的問題。 區交通運輸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順德區已投入使用科技治超點共12個,點位主要分布在區內部分重要橋梁的上下橋位置。“科技治超點的使用,有效延長了公路、橋梁使用壽命,也保障了橋梁的安全。其中,樂龍大橋、三洪奇大橋治超效果比較明顯。”數據統計,今年1-8月,全區各“科技治超點”共檢測到超限超載數據21242宗,錄入處罰6619宗。 軟硬件相結合: 超限超載車輛“無處遁形” “一體化治超系統”是“智慧順德”一期項目的重要應用。該系統主要以軟硬件相結合的模式進行運作,系統通過在路面安裝一系列稱量、攝影、感知等高科技設備,在無人值守、無需停車通過監控檢測點的情況下,也能通過配套的軟件自動完成所有監測,并將信息自動上傳,是順德治超的“黑科技”。 此前,“智慧順德”項目投入使用了六大業務運行板塊,其中“智慧交通”板塊顯現出良好的運行成果。板塊中的“一體化治超系統”,有效地利用全區已經互通共享的視頻資源,把原先需要當面進行或通過文件傳遞進行的部門間協同,轉變成數據的實時傳輸。“智慧順德”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有效打通了多個部門的數據壁壘,在各環節發揮著有效的合力。“治超點的監測數據,首先匯聚到‘智慧順德’綜合信息平臺,再傳遞到交通運輸、交警部門的平臺上,執法時可以將其作為處罰依據。” “智慧順德”項目可以說為全區治超創造了“透視眼”與“無形手”,據了解,自投入運營以來,項目有效提升了車輛的守法意識。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智慧順德”的統籌建設下,全區多源、精準的交通數據采集系統正逐步完善,項目未來會進一步在規范全區交通秩序、開展非現場執法、加強交通擁堵疏導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