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品牌新能源板塊繼上月突破40萬輛后,9月銷量進一步達到43萬輛,市場規模再度攀升;前三季度,傳統品牌新能源合計銷量達261萬輛,市場份額超過六成。其中,比亞迪1-9月累銷突破百萬輛大關,上汽通用五菱則接近40萬輛,吉利汽車也超過21萬輛,“三強”格局正愈發穩固。
整體來看,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自主品牌仍占據極大優勢,9月滲透率高達29.4%。不過也有分析指出,當前合資品牌電動化轉型的決心和動力不足,一旦其下定決心全面發力,自主能否頂住沖擊仍有待觀察。
9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再創歷史新高,批發銷量達到67.5萬輛,同比增長94.9%,環比增長6.2%,滲透率達29.4%。在乘聯會發布的9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廠商排名(TOP15)中,傳統品牌新能源板塊繼上月突破40萬輛后,9月銷量進一步達到43萬輛,市場規模再度攀升;前三季度,傳統品牌新能源合計銷量達261萬輛,市場份額超過六成。
從企業來看,比亞迪延續跨越式增長模式,9月銷量突破20萬輛,比之上月增長近3萬輛,其增量甚至超過大部分品牌單月銷量。前三季度,比亞迪累計銷量超過117萬輛,提前完成全年150萬輛目標基本板上釘釘,并有望沖擊200萬輛的歷史高點。有消息稱,比亞迪仍有超過50萬輛訂單尚待交付,未來的增長潛能令人期待。
伴隨銷量增長,比亞迪盈利水平也獲得大幅提升。10月17日,比亞迪發布業績預告,其前三季度凈利潤預計為91-95億元,同比增長272.48%-288.8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81-88億元,同比增長813.80%-892.77%。其中,三季度凈利潤為55-59億元,業已超過去年全年的30.45億元。
與此同時,上汽通用五菱前三季度累計交付近40萬輛,吉利汽車累銷也超過21萬輛,傳統新能源“三強”格局正愈發穩固。不過,兩者就增速而言卻是截然相反,9月及前三季度,上汽通用五菱同比增速均在三成水平,而吉利汽車則都超過了三倍。
在這一過程中,小康股份與華為的合作也由此前的技術合作升級為合作賣車。按照官方說法,即“華為深度參與產品定義、品控和渠道銷售,賽力斯負責研發、制造、交付、服務以及創造全生命周期的用戶體驗”。小康也在今年7月,將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名稱——賽力斯,升級為了集團名稱。有業內人士表示,此舉彰顯小康深度捆綁華為,堅定轉型新能源賽道的決心。
9月及前三季度,一汽-大眾仍是合資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一顆“獨苗”。整體來看,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自主品牌仍占據極大優勢。乘聯會數據顯示,9月主流合資品牌的新能源車批發滲透率僅有3.9%,而自主品牌滲透率則高達29.4%。得益于此,自主品牌9月在整體乘用車市場的市占率,更是實現了50%的歷史性跨越。
不過也有分析指出,當前合資品牌電動化轉型的決心和動力不足,一旦其下定決心全面發力,自主能否頂住沖擊仍有待觀察。自主品牌還需重新構建并牢牢掌控產業鏈,在沖量的同時,更應注重對品質和口碑的打造。
編輯: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