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強力推動科技興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探索建立“兩客一危”車輛智能監管體系。記者今天從省交通運輸廳獲悉,2020年以來,全省已建成普通公路不停車超限檢測網點479處,2.6萬輛“兩客一危”車輛實現智能監管全覆蓋,交通科技興安試點任務基本完成。
“兩客一危”,是指從事旅游的包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和運輸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專用車輛。近年來,湖南探索建立“兩客一危”車輛“3+N”智能監管體系,即1套制度標準規范、1個智能監管平臺、1個智能監管中心、N套主動安全防范智能終端。
其中,在“兩客”車輛智能監管平臺增加“危貨智能監管”功能,為全省危貨車輛安裝主動安全防范終端,建成“兩客一危”車輛智能監管系統。該系統通過車載攝像頭捕捉駕駛員面部表情和動作細節等信息,可分析出不目視前方、隨意變更車道等17種不安全駕駛行為并生成報警信息,語音提醒駕駛員自糾,同步向后端管理平臺發送監管預警信息督促干預。“系統與公安交警、應急管理、相鄰省份等開展數據交換共享和業務協同,實現省級統一監管和數據、業務、管理‘一盤棋’。”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從駕駛員自糾、企業跟蹤處理再到行業管理部門督辦,“兩客一危”車輛監管涉及人員與部門眾多,如何確保每一環都不出疏漏?
湖南通過省級綜合平臺開展數據監測考核,按照制度規范和管理要求量化評價指標,對平臺采集的數據進行統一建模分析,形成對駕駛員、運輸企業、運管部門的綜合評價和風險畫像,并根據車輛歷史違法及事故數據,對企業和車輛實施風險管理,對道路運輸企業和監管機構進行評估考核。
據悉,湖南省“兩客一危”車輛聯網聯控考核已連續50個月居全國前五。2022年,全省“兩客一危”車輛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比智能監管前均下降50%以上。
編輯:張昊 實習生蔡曉冉